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203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数据局
发布时间:2024-12-18 16:00:00
字体+
字体-

李小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场景牵引,推进数字社区建设,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提案,经会同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市教委研究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建议我们已经认真研究并深感赞同。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老旧社区的改造升级中,数字社区的建设能有效促进社区经济的复兴,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幸福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以数字天津建设新成效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打造数字社区新场景创造高品质生活,构建数字生态新体系支撑高水平开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天津建设新篇章。

一、积极打造数字社区生活场景

以“服务、桥梁、减负”为初心,建设“津民家”便民服务智能小程序,打造天津市智慧社区生活服务平台。平台以减负为出发点,帮助基层管理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负担;以桥梁为准则,构建一个社区内部的沟通网络,方便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服务为基础,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居民可以通过小程序预约理发、助浴、装宽带、修门窗等服务,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便民服务、社区互动、环保健康和智能化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社区环境。

一是打造线下智慧社区试点,以智慧服务、便民服务为主要切入点,涵盖5个试点社区和2个天津市完整社区,建设线下便民服务站;已经完成试点社区的便民服务站基础建设内容,具备线下便民服务接待能力。

二是完善津民家服务平台功能,贴合便民服务、政务服务、民生服务,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和服务能力,完成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打造适合社区及居民的闭环服务;已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的打通,试点社区线上与线下服务已经完成同步并试运行,保障了试点社区居民随时可享受平台所提供的便利服务。

三是拓展平台服务范围,已具备社区共享空间运营的能力,并在试点社区完成了共享空间的搭建与运营方案的规划。

四是加快下一年度民生服务工作部署规划,依托平台对居民开展精准服务,拓展上门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降低社区工作人员负担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该规划主要是以民生服务为主要出发点,已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及工作内容规划,为下一年度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打造数字社区教育场景

一是扩大优质数字资源的深度应用与有效供给。积极组织申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我市被教育部批准为承担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单位。以天津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现有市级平台为基础,建设了天津智慧教育平台。天津智慧教育平台(https://tj.smartedu.cn/)以服务师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主要目标,着力建设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三横”,以德育、智育、体美劳育为“三纵”,各类教育教学要素按照学段分别融入的资源架构,构建面向学生、教师、学校、社会成员的服务格局。包括四大板块: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和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目前天津智慧教育平台已完成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对接工作,实现国家、市级平台上下贯通、有机联动。

二是稳步推进幼儿入园工作。组织各区通过官网主动向社会公开区级招生文件,同时发布各招生幼儿园名单,便于家长了解招生信息。组织各区提升招生信息化水平,优化细化服务流程,全市各区均实现线上平台报名服务。各区因地制宜创新招法,与社区联动促进幼儿入园工作稳步推进,各园所密切与社区街镇联系,划分宣传责任区、明确宣传责任人,充分利用微官网、视频号等媒介开展多领域全方位的宣传,实现招生工作联动,帮助家长解读招生政策,引导家长科学选择幼儿园。

三、积极打造数字社区养老场景

一是建设津牌养老智慧管理平台。该平台将加强民政数据的融合应用,融合公安人口、人社养老保险、医保医疗报销、卫健医疗康复、残联适老化改造等部门数据成果,与相关政务类、社会类、感知类数据的聚、通、融、用,实现多种数据自动比对与精准匹配,充分释放数据资源在养老业务流中的价值和能力,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建立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撑模型,定期开展多维数据分析研究,进一步推动全市养老工作数字化转型。

二是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86家,机构设置床位数近6万张,护理型床位占54.6%,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内设或签约)率达100%。各类养老床位达到8.4万张;推动建设街镇级养老服务综合体180家,覆盖全市178个街镇,街道一级实现全覆盖,街镇覆盖率达到71.2%;累计建设照料中心1374个,开设老人家食堂1874家,老年人助餐在城镇地区实现全覆盖。

四、积极打造数字社区农产品供给场景

一是组织开展多形式专场培训活动。结合天津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情况,以“提升农民数字技能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为主题,通过举办电商直播和乡村旅游新产业新业态培训专题培训班、创新创业带头人专题培训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数字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和“津科助农”“津建裕农”线上公开课等方式,在全市组织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

二是组织开展助农电商直播。组织开展天津市第二届“津农精品”直播联赛,举办比赛37场,培育“津农精品”经营主体网络销售示范直播间5个。指导开设“第一书记助农直播间”14个,实现直播单场观看量突破5000人。指导乡村旅游新产业新业态负责人开设直播账号20个,直播销售额平均增长1万元。

五、下一步工作

一是不断扩大“津民家”智慧社区生活服务平台服务范围,通过夯实民政工作信息化基础,推动民政领域服务效能更精准、更暖心。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发挥“标杆社区”的示范辐射效能,有效扩大平台应用范围;强化互联网思维,主动“上门”接洽,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布局,规划融入“津民家”智慧社区生活服务平台建设。

二是积极开展津牌养老智慧管理平台数据对接,整合各区自建系统数据,有条件地推送到“城市大脑”供其他部门使用。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打造10家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10个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培训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1000人。

三是加大对农产品电商主播的培育力度,组织开展第三届“津农精品”直播联赛,培育“土味”网红。依托电商平台,开展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利用媒体进行特色农产品公益宣传。持续开展农民手机应用培训,鼓励涉农手机软件开发,让手机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2024年4月9日